笔趣阁>军事历史>逍遥江山>2012章:景逼桑榆,命同风烛
尚书,如今虽说致仕回家了,可也是累加太子太师、中极殿大学士,名头不小,再说了人家金老爷子做官德高望重,深得时人称赞。就是这次致仕,而已老爷子深知“贵不如安”的为官之道,才引病致仕的,据说去年的时候,金老爷子就萌生了退意,用”亲老身衰”的两个理由:父母亲”年并七十有七,景逼桑榆,命同风烛”;自己年龄也大,精力衰减,”目花生而莫辩,心血耗而善忘”,不能再承担工部重务。皇帝接到奏折,并没有答应,还下旨安慰挽留:”卿德望素著,年力未衰,朕方切倚任,用图治理,岂可遽求休退。宜即出供职,以副眷怀,不允所辞。”可见其恩宠,到了今年,金老爷子铁了心致仕,在乞休奏疏中用了:”臣果忠实乎果欺诈乎,皇上圣明内蕴,无微不照,自然辨察”,但”忝居丞弼,既经丑诋,岂可复玷班行之首”,要求皇上将其”即日放归田里”。皇帝很快下旨挽留:”卿辅弼之臣,忠诚体国,朕所眷倚,岂可以人言辄求休致。宜即出安心供职。不允辞。”可这一次金老爷子铁了心,连续上了四封奏疏,弄得皇上很不耐烦:”卿昨具辞已有旨勉留,何又有此奏””机务繁重,方切倚毗,岂可坚于自遂。宜即出辅理,慎勿再辞。””卿屡疏求退,已屡有旨慰留,宜体圣怀,勉出辅政,勿再固辞。”等到金老爷子上了第五封奏疏,皇帝没有办法,只得下了一道赐大学士金鸿归田敕,”特从说请,用遂雅情”,并赐驰传遣官护行,”有司岁给舆隶八人,月馈官廪六石”。此事传递了整个苏州,为世人所羡慕。如此恩宠的地位,上一道奏折,自不是麻烦事,有了整个保证,众人忐忑不安的心,算是放下了不少,纷纷站起抱拳对金公子道:“我等全都仰仗金公子了”

金公子忙说了几句不敢当,随后语气一转,道:“此事想要取得全面的成功,光靠这两方面是不够的,我们还需采取对方软弱的地方“

赵老爷子道:“金老弟只管说来“

金公子道:“我听说那姓况的为人最为孝顺,但凡母亲有话,无不听从,诸位可以采取走姓况母亲的路子,只要况钟母亲发了话,他想不答应也不行“

“不错,我朝最重孝道,洪武爷登基之初,便颁布慈孝录重拾举孝廉制度,以致“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”,甚至其遗诏也依然念念不忘阐发孝道。并亲自为臣民行孝的行为规范:孝顺父母,恭敬长上,和睦乡里,教训子孙,各安生理,无作非为。“圣谕六言“。早已颁布多年,人人皆知,他况钟倘若不依从母命,嘿嘿,那就是不孝,按照我大明律法可是重罪,即便是他是官,也怕落下的一个不孝的罪名吧”赵老爷子笑了笑道:“这果然是好主意,姓况的再厉害,面对金公子的三道奇谋,也不得不认输啊没了况钟这个断案之神,那姓杨的还能让我们退田么”


状态提示:2012章:景逼桑榆,命同风烛
本章阅读结束,请阅读下一章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