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>军事历史>逍遥江山>1227章:喜忧参半
……略定乂安,以为立脚之地”的建议,向灵山步步进迫?“于三年行军期间,黎利得到越南百姓的支持,黎利亦顺势向百姓约法三章,宣布:”民苦于虐政久矣,凡所至州县,秋毫无犯,非伪官(明朝官府)之牛谷,虽甚饥困,不得滥取。”凭着严格的军纪,黎利军所到之处,都得到群众的响应,”相与并力围乂安城(今乂安河兴原县)”。虽然该城仍被明军所坚守,但辖下地区,已被黎利占领。

由于明军主力集中在乂安城,其他地点防务较弱,黎利便转移视线,攻克新平、顺化等地。

几年下来,黎利已不是当初蓝山乡的毛头小子,而是占领了安南国南部的国土,此后向北出兵东都(今河内)主动出击,不过是一年的功夫,黎利的实力大大增加,在重要战役崒洞之役中,黎利军重挫明军,迫使明朝的军事力量只限于几个被包围的城市,这才让他开始慌了起来,在得知黎利有和谈之意,他不顾手下一干武将反对,坚决与黎利议和,黎利最初亦同意了,让他很是高兴,他想和谈不假,可他在此地镇守数十年,若丢了安南返回国内,那些吃干饭的言官会放过他么,所以他是表面和谈,暗中向朝廷求援,这消息不知怎么走漏了,被黎利得悉后,便继续派军攻击自己镇守的各个驻守城市。

他一面迎战,一面催促朝廷派兵来援助,按照他的意愿,安南打了数十年,人心尽失,而黎利的实力乘机作大,想要消灭这股实力,单靠他是不够的,他心里属意朝廷派遣的将士是英国公,他相信只要一旦英国公出马,迫于他的名头,黎利也不敢乱来,他便可趁此机会,将手中的兵马整顿下,再收回丢去的城池倒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
可他千算万算,没想到朝廷会派遣柳升做主将来征讨黎利,对柳升他倒也没多大意见,但早些年对此人倒也了解一些,打仗还马马虎虎,却有一个不好的毛病,骄傲自大,他料定柳升未必是黎利的对手。

果然如他所料,朝廷了解到战况不利,便派柳升为主将,率十万军队南下剿乱。明宣德二年九、十月,柳升进入越南,开始攻击黎利军队。黎利得悉后,向部下们指示:”今柳升之来,途路辽远,人必疲劳,吾以逸待劳,蔑不胜矣”,下令军士们边战边退,将敌军徐徐地引入腹地,并在适当地方设伏。柳升到这时仍大意轻敌,只亲自带领一百骑兵追赶黎利军队。到达支棱(位于谅山省)的泥泞地时,明军由于移动困难,黎利的伏军乘机施袭,于是在马鞍山(当地山名,又名倒马坡)击杀柳升。

明军由于主将阵亡,全军败退,黎利再派军大举追击,于是获得大胜。此次决定性的战役,使得大明占领安南所在地方,仅剩下自己镇守的交州,这个结果,忧喜参半。忧的自己的前途,自己奉命来安南时,整个安南还在大明的掌握之中,成祖定下的各种规章制度,这里的百姓还能遵循,虽叛乱不断,但也没掀起多大的风浪,可以说只要处理好,安南还是大有可为的,如今不说成祖定下的规章制度全坏的了,便是大明穷二十年之功,打下的大好局面,也在自己镇守下丢了只剩下这座交州城了,若和谈成功,自己返回大明,怕是少不了遭人弹劾,前途堪忧。

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

第四更了,不少了吧,请诸位围观!订阅!


状态提示:1227章:喜忧参半
本章阅读结束,请阅读下一章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