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>军事历史>大明略>第188章 食盒
>

至于满囤所托他打听的那人,袁大头压根就没有去。

为何?给的银子太少了,才纹银二十两,如何为你去跑腿?

为何?若是真给外边的人捎信,万一这小老头真被人救出去呢?他如何向兵部的人交差呢?

袁大头不傻:虽然表面上兵部的人要他的命,实则背后真是后军都督府……

“若他们不来救我,我就更不能将藏银告诉他们,更何况我也没有多少银子……”,果真是满囤,一粒粮食都不愿浪费:这个时候还惦记着银子。

呵呵,叫你抠……

“头儿,头儿,外边有人来了,说是找你的”,一名狱卒匆匆朝这边跑来:“好像是来给这位爷送饭的……”。

咳咳,袁大头双手背抄,微微挺胸道:知道了,你们几个也不要闲着,到各个牢里看看,别给老子弄个半死不活的,有你们好看。

……

来到院里,袁大头远远见一名男子站在那里,虽是一身布衣,但能在此处进出自如,其中的奥妙就不便多言了吧?

“袁大人,该怎么做,想必有人早就交代清楚了,我就不多说了”,说着,这名男子将食盒递到袁大头手中:放心,此事事成之后,上面还有重谢……。

“那是,那是”,袁大头立刻笑道:“此事,我自有分寸,一定办妥,办妥”。

“不光今日要办妥,还有关住自己的嘴巴,”,那男子随意环视四周,说话声不高,但语气却不容置疑:“否则……,是什么结果,你知道的……”。

仅此一句,袁大头顿觉后背一阵麻:算命先生说的对,若是杀了王满囤,自己真的随时就有性命之忧。

原本一句警告之语,却适得其反,恐怕是眼前这位男子所未曾想到的。

“只是,事成之后,还得劳烦兄弟给说说,要将这王满囤的死因做实,我们都好交差”,袁大头心有余悸道:“牢里倒是好说,只是外边的事,我可就管不了了”。

b

r/  “你只管将这些饭菜让王满囤吃进嘴里即可,其他的不劳烦心”,那男子意味深长的望了袁大头一眼,随后便转身而去。

“妈妈的,如此一弄,你们倒是省心了,老子可就摊上大事了”,袁大头望着远去的背影,狠狠往地上吐了口吐沫。

什么人哪……

那名男子早已离去,袁大头却不慌不忙,院子里的阳光不错,若不是因为这些烦心的事,干脆躺在这里晒晒太阳、睡个懒觉,岂不是快哉?

“这位官爷,行个方便,行个方便”,大门口,一个妇人向门口门口守卫苦苦哀求让她送些吃食,还有衣物。

当然,这些地方,自然是少了银子的。

袁大头立刻来了兴致,眼前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王满囤的内人。

没错,她正是为夫君王满囤送吃食而来。

这一幕是袁大头刻意安排:专挑这一日,自然是精心准备的。

“来来,王大哥,你今日有口福了,家里给你送饭了”,回到牢中,袁大头立刻拎着饭盒朝王满囤这边走来。

是一顿极为不寻常的饭菜:饭盒是王满囤之妻方才拿来的,而里边的吃食既非王妻所带,亦非那名男子方才所带。

正是仲逸从茶馆提来的……

“果真是我那婆娘送的饭菜?”,王满囤毕竟曾是朝廷命官,来路不明的饭菜,自然是不能吃的。

尤其在这种地方。

“这还有假?看着食盒,不是与上次的一模一样吗?上面还刻着字呢?”,袁大头随意将食客扔下:“怎么说这饭还是要吃的,否则日后的路还怎么走?”。

“这食盒是我家中的,可这饭菜?”,王满囤才打开木盒,却连连摇头:“这不是我那婆娘的手艺,闻一下就知道了……”。

“哼哼,你这人,都这般田地了,还挑三拣四?”,袁大头指着饭菜道:“酱香猪蹄、烧鸡,还有老汤,你家女人心疼你,都是在街上买的,这还不满意?”。

“败家娘们,这些东西若是别人不请客,为何要自己掏银子”,王满囤尽管满心不悦,但看着眼前的吃食,喉结竟不由的耸动起来。

“吃就吃,反正都花钱了,不吃白不知”,王满囤盘腿而坐,瞬间扯下一只鸡腿:“吃饱了才有劲,我绝不能死在这里”。

“大头兄弟,你也来一只?”,王满囤不忘将另外一只鸡腿撕下了,有牢头在,自己可不能吃独食啊。

“哪里哪里,这我可吃不得”,袁大头连连摇头:老子可不想吃了这一顿,就永远张不开嘴。

……

晌午时分,刑部传来传来紧急公务:不知为何,王满囤突然在午后口吐白沫,片刻之后便咽了气……

朝廷很快有了旨意:王满囤之案还未审结,却离奇死亡,此事必要严查,绝不姑息。

据此,刑部会同大理寺、都察院立刻查办,为彰显对此事的重视,牵头之人竟是刑部的黄侍郎。

如此高规格的查办人员,自是雷厉风行、出手不凡了。

所谓特事特办,这个特办便有了多种意思:才半日的时间,竟立刻有了结果。

据医官所说:王满囤是毒身亡。

得出这个结论几乎就是一句废话。

不过,毕竟是三法司,他们很快查出送饭之人正是王满囤的内人。杀人动机很简单:二人平日里关系不好,妇人见王满囤大势已去,便下了杀心,为的就是独吞王满囤生前留下的藏银。

当日值班的公差


状态提示:第188章 食盒--第2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